黄奕聪慈善基金会由黄杰胜先生与虞蘅女士夫妇于2006年发起创立。这对夫妇将结婚礼金用于支持教育事业,并以此为起点,以祖父黄奕聪先生之名,进一步捐资2000万元人民币成立基金会,以实现家族与企业公益事业的永续传承。历经三年多的筹备,基金会于2010年5月4日在民政部正式登记成为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并于2017年获得全国性慈善组织认证。
基金会长期致力于助力教育均衡发展、推动青年人才培养,支持医疗与科研进步以及乡村振兴四大重点板块,积极投身于助教、扶贫、救灾等公益行动,并扶持有利于国家与社会发展的科研、文化、体育、医疗及环保等项目,支持国家重大发展建设与研究工作的推进。基金会的运作模式主要分为两类:资助合作项目以及自运营品牌项目。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使命实现。资助合作的项目,基金会严格遴选与自身宗旨高度契合的优质项目,选择具备专业深度和执行力的合作伙伴,构建高效协同的公益生态,最大化资金与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益。
基金会打造并执行了多个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公益项目。例如,在云南推行“小太阳幼儿班”学龄前教育项目;在福建、广西、甘肃、贵州的多所中学设立奖学金;自2016年起,拓展出面向奖学金获奖学生的“奕聪上海研习营”;并在高校设立“黄奕聪奖学金”,开展鼓励大学生参与公益实践的“青年公益实习”项目等。除项目开展外,基金会自2008年筹备期起便建立志愿者制度,积极倡导“众人公益”理念。目前,基金会在持续深耕教育扶助的同时,项目领域正随着国家发展的步伐同步拓展,积极推进未来教育、碳中和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项目。
在注重机构自身建设的同时,黄奕聪慈善基金会还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项目管理与回访机制,致力于以非物质方式关怀受助对象。例如,每年组织回访活动,与受助学生座谈,深入了解其学习与生活状况,持续关注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同时发动员工志愿者参与帮扶贫困学生等公益活动,共同助力孩子们全面成长。
展望未来,基金会将在延续既有公益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现有项目,加强管理与效果评估,不断探索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具可持续性和广泛影响力的公益发展路径。